“138元购一张‘印象中国一卡通’,可以免费游国内3800余个景点。”一个极具诱惑的产品从这个原点出发,设立五级代理层层发展下线并从中分红。
这一模式最大的诱惑,直截了当写在了一个拉人头的微信群名上:“印象旅游 月赚百万”。该群在半个多月里,就从百人左右发展到了五百人。
按照“印象旅游”设计的规则,每售卖一张卡,直销返利和代理分红99元,公司可以剩下39元(还未计算需要支付的团队奖励)。但39元并不是公司的利润,还包括着3800余个景点的门票费用。
这种模式显然无法持续。
群里发布的小视频
在成为“陈老师”下线的同时,澎湃新闻记者还被拉入一个“印象旅游 月赚百万”的微信群。
“陈老师”说,群里都是全国各地做代理的人员,进群至少需购买一张旅游卡,且需由一位已在群内的代理人作担保,经过群主审核后才可进群。
在群里,骨干成员“鑫哥”不断鼓吹,138元购买一张“印象中国一卡通”,不仅可以免费游玩全国3800余个景点,还可成为代理,无限发展下线,以全国、省、市、县、区五个层级“裂变”形式代理,获得金钱返利。
澎湃新闻记者刚加入该微信群时,群内仅百人;半月后,群内人数已满500人,且疑似存在多个这样的微信群。
“陈老师”朋友圈发布目前一卡通火爆情况
在“印象旅游 月赚百万”微信群里,骨干成员“鑫哥”和“陈老师”配合密切。
但他们并不执着于宣传旅游卡的旅游功能,更多是在鼓动购卡会员进行代理售卡,发展下线购卡进行“裂变”,并以层层分级赚取分红、“月赚百万”作为诱惑。
9月1日晚,梁家林在朋友介绍下,进入“印象旅游 月赚百万”微信群。
家住四川广元的梁家林被类似网络传销骗过多次,深谙其中门道。
听完群内骨干成员对这个“赚钱”项目的介绍,他便看出了里面的门道,直截了当地提出质疑,“怎么区分是不是庞氏骗局?”
这句话惹恼了群里几位骨干成员。一方面,“鑫哥”极力解释“公司是有产品的,是做平台,和传销不一样”,并祭出“138元能干什么,旅游两次就回本”的说服理论。
另一面,在梁家林持续质疑下,有骨干成员开始翻脸,称梁家林再质疑下去“马上要引起公愤了”,并告诫不愿做“那你就别买(卡)”。
“鑫哥”和“陈老师”等骨干成员还在群内不停发布“一卡通”宣传资料,包括制作精良的音视频,宣称其公司“前海新印象”与携程、飞猪、途牛等8个平台有合作,甚至还有中国旅游协会颁发的“会员单位”牌照。
“鑫哥”展示的与携程的合作牌照
“鑫哥”展示的中国旅游协会颁布的牌照
中国旅游协会声明
“印象中国”成员宣称的一系列合作也被证明为假。
8月22日,中国旅游协会发声明称,中国旅游协会与“印象中国旅游一卡通”无任何关系,所谓的“印象中国”也并非中国旅游协会会员单位;中国旅游协会更未推出“全国旅游行业市场首选品牌”的评选活动,且不承担由该活动引起的一切法律后果。
此后,携程、同程旅游、途牛、马蜂窝旅游网、驴妈妈等平台均发表声明称,与“印象中国”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合作关系。
携程声明
常熟市虞山尚湖景区、宁夏鸣翠湖景区、郑州绿博园、山西鹳雀楼、永济普救寺、永济五老峰、焦作市武陟县嘉应观景区等景区也表示,没有与“印象中国”合作推广所谓的“年卡”。
针对越来越多的景区、旅游平台发布声明,撇清与“印象中国”的关系,“印象中国”APP自8月份以来连发几则通知,要求会员不要打电话去景区以及携程、途牛等平台去核实,也不要打电话给国家旅游管理部门投诉等。
同时,还告诫购卡会员,“禁止在景区门口地推”、“禁止拿卡进入景区”,需预约后获得取票码,在景区售票处取出电子票再进入景点。
“印象旅游 月赚百万”微信群里的骨干成员多次强调让购卡会员不要持“印象中国一卡通”前往景点取票,也不要告诉景区是“印象中国”会员来取票,因为“印象中国跟该景点无任何关系,取票说网上订票”。
讽刺的是,“印象中国”的APP页面醒目位置写着,该卡构建了游客与3800多家旅游景区的绿色通道, 持卡可以免票畅游。
“即将上市”的公司利润何来?
骨干成员“鑫哥”在“印象旅游 月赚百万”群里,俨然是一位“成功”人士。
他不时晒出自己和其他代理的佣金收入,少则一两万,多则数十万,还滚动发一些激励人心的话语、红包,活跃气氛。
“鑫哥”还在群里称,公司9月10日即将在新四板挂牌,等突破500万粉丝就会上新三板,并号召大家尽快做代理,等公司上市,有股权积分的购卡会员就会享受分成。
既然是公司,又要上市,那该公司如何盈利呢?澎湃新闻根据“印象中国”APP公布的代理分成表和群内骨干成员讲解,对该公司设计的代理链条进行了分析。
群里发布的代理佣金图示
鑫哥在群里发的激励话语
“这个和我之前做的话费充值网络传销很像。”9月5日晚,梁家林告诉澎湃新闻。此前,他曾被朋友拉进一个充话费网络传销群,也是让下载一个APP,缴纳388元会员费,之后充值话费100元只需要支付80元。
起初,一切正常。梁家林说,当他使用一个月后,充进去的话费就再也无法到账,结果损失2000余元。
梁家林分析,“印象中国一卡通”是以免费旅游为幌子,鼓动大家发展人头购卡进行网络传销。至于免费旅游,如有购卡者要去某个景点,“他们只需要从网上团购一张门票给你就行了,这样大家就更相信,这张卡真的可以免费旅游”。
梁家林说,小金额的网络传销需要大量人头来支撑,即便崩盘跑路,大家也碍于被骗金额较小,不怎么会追究维权。
“一种典型的传销行为”
“按照我国《禁止传销条例》的规定,这是一种典型的传销行为。”北京大学中国直销行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杨谦向澎湃新闻这样断言。他表示,“印象中国”这家公司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典型的打着创新名义的“庞氏骗局”。
在“庞氏骗局”的金字塔里,上线赚取下线的钱,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操盘者是最后的利益获得者,靠近金字塔塔基的人则成为被上线吸取的对象。
杨谦分析,该公司以虚构产品以及利益为诱饵,依靠不断拉人头才能维持运营,用下线的钱来给上线分红,造成了盈利假象,完全是一个金钱游戏。
他认为,该模式的设计者可能吸取了一些传销案例的经验,以小额旅游卡作为介质,使得每个人付出金钱数额不大,因而容易忽略所产生的损失而不去追偿。
这种模式需要大量人头累积才能维持,所以具有易蔓延的特征。该模式欺骗成功率更高,而消费者追偿损失的积极性反而不高。
中国民间反传销协会会长李旭告诉澎湃新闻,以售卡为名变相交纳入门费,层层发展下线,而且层次达五个级别,奖金分红有直销收入、代理商利润差、同级分润、加权分红四部分,根据《禁止传销条例》总结出来的传销三个特征:“入门费、拉人头、多层次的计酬”,“印象中国”旅游一卡通这个模式完全符合《禁止传销条例》对传销的界定。
他解释,该公司前期可以拆东墙补西墙,为购卡会员从第三方平台购票,以实现免费旅游作为诱导,进而吸纳更多层级会员。
“免费旅游只是它宣传的一个噱头。”李旭认为,该模式发展到最后可能因人员链、资金链断裂导致崩盘,公司被查处,操盘手也会跑路或者被查处。一旦至此,后期的投资者就会血本无归。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向澎湃新闻表示,网络传销不仅具有隐蔽性强、蔓延速度快等特点,而且容易披上“互联网+”马甲,对广大群众与监管机构都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不少传销组织不仅广泛运用微博、微信、QQ、贴吧、直播等各种互联网渠道,而且往往披着“投资创业”“免费旅游”“理财”等各种马甲,在网络世界中招摇过市。
传销尤其是网络传销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生活中的毒瘤,直接损害了广大群众的财产权益,甚至会侵害处于金字塔塔基的受害者的人身自由,扰乱市场秩序,威胁社会稳定,恶化社会风气。因此,打击网络传销必须标本兼治,除恶务尽。
为此,刘俊海提出了三条建议,精准识别网络传销,打造升级版反传销立法体系;发挥执法合力,实现重典治乱、猛药去疴;打造社会协同共治平台,实现标本兼治、源头治理。